绳子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绳子类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一身两命的工作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

发布时间:2020-07-13 19:58:02 阅读: 来源:绳子类厂家

这是冬日里一个平常的下午,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潭江村和风煦暖,74岁的余月香端坐在自家门口的一把小竹凳上,眺望着不远处的山峦,这是她难得休闲的时刻。

此前3年,她一直在为农村已离岗的接生员获取养老补助而奔走呼吁。再之前,她是村里有口皆碑的老牌“接生婆”,在医疗条件薄弱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分寒暑昼夜接生了村里乡间上下三代人。

在这个宁静安详的古朴村落,灰瓦白墙的小平房沿着一条弯弯的窄道逶迤而建,余月香的老房子早已清置一空,旧时的一些木材钢板剩散在地。入门左拐的里间四壁漆黑,只有正南一个小方窗对外打开,透射进来一缕微光,窗边木桌上挂放的相框隐约可见,这是一张她家的全家福。

余月香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人要生孩子,就在这个窗外敲打呼叫,不论多晚,她都会立马起床穿衣,背起药箱出门。

安全接生上千个孩子

潭江村10岁以上、40岁以下的人中,近90%都是经余月香之手出生的。33年的时间里,她一共接生了上千名婴儿,一次事故都没出

40多年前,这里的曲径小道还没有铺设水泥。夜晚窗边的敲喊声一起,余月香就会立即套上围巾、抓起手电筒、背上药箱,一路穿过凹凸不平的泥潭水坑,前往户主家帮助分娩。几十年里她风雨无阻随叫随到,在无数个夜里翻山越岭徒步走上好几十公里。

1965年,刚结婚不久的余月香开始在乡里替人接生。当时的南口公社虽然有多名乡村医生,但潭江村只有一个。“每个村要挑选出一个。”村里一位干部说,“最后余月香被选中,去梅县培训了一个多月,回来后就开始负责周边4个村4000多人的接生工作。”

归来后,余月香认真谨慎,虚心学习,很快工作就得心应手,并逐渐还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接生经”。

接生过程中,胎位不正是最常见的危险之一,但余月香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有的小孩脸先出来,就要把嘴巴托上来往回塞。”她边说还边向记者演示:伸长脖子仰起脸,双手做托举状。

村里的很多产妇第一次生孩子很紧张,折腾很久都生不下来,有时痛得撕心裂肺就直呼不生了。余月香每次都会在床边尽可能地安抚宽慰,给她们信心。“你们的妈妈当年也是这样生下你们的。不要害怕,肯定可以的。不要紧张,放轻松,来……”她说,曾有人整整生了三天两夜,“我就一直守在那里,直到孩子出世。”

热情的客家人在当时大多生活贫苦,多是送点鸡蛋表示感谢,孩子出生3天后请他们前来喝鸡煮酒。但余月香很是知足,在她看来,这是一个“一身两命”的工作,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

潭江村10岁以上、40岁以下的人中,近90%都是经余月香之手出生的。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之前,她几乎每晚都要接生一到两个孩子,平均每个月有40多个孩子出世。33年的时间里,她一共接生了上千名婴儿。“都很顺利,一次事故都没有!”余月香表现出自豪之情。

专注工作耽误了自家孩子

一次接生时,余月香独自在家的孩子掉进池塘险些淹死;因为赶着去产妇家,她的大女儿发烧医治不及时落下了精神疾病,连带孙子也受影响

看起来精明强干的余月香也有悲伤的时候。她说,由于常年在外跑,自己的孩子都给耽误了。

40多年前的一天,余月香接到一产妇家人的呼救后,带上药箱便匆匆赶去接生。忙活了一天一夜后回到家里,她才知道独自在家的孩子掉进池塘险些淹死,幸亏为村民所救。

街坊邻居都知道,余家有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小孙子,那是余月香大女儿所生。大女儿五六岁时有一次发高烧,那天正好有产妇需要接生,她二话没说就赶赴产妇家,结果女儿错过了医治时间,持续高烧不退,最后成了残疾。虽然后来成家生子,却留下了精神疾病,连带孙子也受了影响。

“女儿30多岁就去世了。”余月香说着哽咽了起来,“现在想到这些是有点后悔了,如果我不做接生婆,孩子们就不会出事了……但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孩子等着出生不能不理啊!”

村支书说,余月香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觉悟非常高。由于经验丰富,她经常可以从孕妇症状上估计出男女,但无论人家怎么问,她从来不说,担心有人重男轻女。有超生的来找她接生,她坚决要人家去医院,为此得罪不少人。

斗转星移,余月香和其他农村接生员历经了旧法接生的衰微、消灭新生儿破伤风、推广产前检查、建立农村产院的蜕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响应国家政策规定,余月香还考取了梅县农村接生员的资格证书。

为申请补助对话省委书记

为了申请给农村已离岗的接生员发放养老补助,余月香奔走呼吁。2012年,她为此和时任省委书记汪洋视频对话。不久之后,生活补助开始发放

2001年,政府开始提倡住院分娩,农村接生员陆续下岗离职,余月香也不例外。

刚参加工作时,余月香接生一个孩子的报酬只有1.5元,后来虽然涨到180元,但接生一个孩子就得花30元的产合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包费,还得上缴医院60元。因此,这些年余月香积攒的钱并不多。下岗后,没有任何退休金和补贴金的余月香陷入了生活困境。

直到2007年,一起并肩战斗多年的赤脚医生已经连续5年领了每年1万元生活补贴,余月香这才回过了神。那时,党的十七大刚召开不久,农村有很多优惠政策都得到落实。“唯独接生员没有任何政策,连医保都没有”。

余月香有点失落,她开始四处走访联系梅县老一辈的接生员,写情况报告和建议书向上级反映情况。

时任南口镇党委副书记的黄文辉告诉记者,他看到余月香的信件后,组织乡镇卫生院对当地老接生员的情况进行了摸底,层层梳理后终于核实了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然而,批准对农村接生员进行补助政策的权限在省一级政府,梅县卫生局将余月香的意见向上级反映后,她一直在等待。

时间到了2012年5月,余月香坐在梅州市网上信访大厅的视频信访室里,时任广东武汉最好的牛皮癣医院省委书记汪洋要和她对话。一开始她有点紧张,一旁的工作人员安慰她:“老人家,你别怕。”

这次视频接访,一共有7位群众发言,余月香排在第一位,70岁的她介绍说,梅县有322名老接生员,年纪大了没有任何补助,希望政府予以解决。汪洋询问了她一些基本情况后,肯定了老一批农村医务人员的贡献,并让她回去等消息。

2013年初,广东省卫生厅、财政厅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文件,决定从2013年1月1日起,给农村已离岗接生员和赤脚医生发放生活困难补助。根据工作年限不同,补助分为四档,每月最高可达900元。

现在,余月香每个月可以领到720元的生活补贴。对她来说,这笔钱不仅仅让生活变得更宽裕,更承载了政府对他们当年付出的肯定。

冬日的暖阳下,余月香坐在那把小竹凳上,回忆经她的手接生的左邻右舍的出生故事,表情安宁而知足。对她而言,迎接一个个新生命的责任、艰辛与喜悦,串起了她的人生……(记者 项仙君 柯鸿海 实习生 孙莉 邹碧颖)

固原工服订做

忻州定做西装

包头西服订做

云南职业装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