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子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绳子类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放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主基调蕊木

发布时间:2020-10-18 19:46:23 阅读: 来源:绳子类厂家

放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主基调

本报记者 薄冬梅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报创刊于1985年,恰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开始之时,几乎每期都有的报道。梳理本报30年来的报道发现,“粮食统购”、“合同订购”、“放开粮价”、“国家定购”、“百名售粮大户”、“郑州模式”等内容,从各个角度记录了过去30年粮食体制改革的进程。

数据显示,1978年至1984年,我国开始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恢复粮食集市贸易,实行征购、销售、调拨包干,允许多渠道经营。改革既需要立足国情,也需要借鉴他国经验。彼时,本报发表系列文章《东欧三国粮食购销体制考察记》,对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三国的粮食购销体制做了总结,发现其共同点是,收购方面都与粮食生产单位签订合同,并按合同收购。每年的合同可以根据生产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的需要,通过协商加以修改。

1985年开始,国家明确提出了“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订购”。据本报1985年4月2日《国务院决定取消粮食统购 实行合同订购》一文报道,国务院决定自1985年4月1日起,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1985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国家确定的合同定购计划,合理安排分品种的定购数量,逐级落实。超出合同定购的部分,由生产者自行处理,自由购销;如果市场粮价低于原统购价,粮食部门要按原统购价敞开收购,保护农民利益。

1990年,针对“卖粮难”和储粮难,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同时,改合同定购为国家定购。正如本报1990年11月20日《要按保护价敞开收粮 国务院决定将合同定购改为国家定购》一文所说,国务院决定从1990年秋粮收购开始,将合同定购改为国家定购,作为农民应尽的义务必须保证完成。同时,规定近两年国家定购任务稳定在500亿公斤不变。

但随着粮食产量上升,1992年粮食市场进一步“放开”。本报1992年10月29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粮食流通新机制》显示,目前全国有300多个县,1.8亿人口的地区进行了放开试点,涉及16个省区。预计在两三年内,除少数贫困地区外,全国各地都将陆续放开。据本报报道,浙江省、河北省柏乡县、河南省新乡县改革试点启动,取消统销,改为议价供应。

1993年,全国95%以上的县市放开了粮食价格和经营,统购统销制度至此结束,曾经保证无数城镇家庭基本温饱的粮票成为了一种记忆。1993年4月,四川举行粮食产销区购销合同的正式签字仪式,产销区直接见面订货取代了过去的计划调拨,这也标志着,将向粮食的中远期合同交易和期货市场进行过渡。

说到期货市场,不得不提我国第一家粮食批发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该市场可以说是我国粮食三级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开始的现货到期货,从单纯的粮食到粮油,很好地发挥了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甚至在当时被称为“郑州模式”。1995年11月18日,本报发表《郑州模式——中国粮食市场的里程碑》一文,提到从1990年10月批准成立到1993年5月28日宣布成立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暨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这次“升格”,标志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发展道路到达一个新的阶段。无论其地位还是影响,这个具有期货机制的规范化批发交易市场,都是中国粮食市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此后,1998年提出“四分开一完善”改革原则,即政企分开、储备和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财务挂账分开和完善粮食价格机制。2001年“2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开放主销区粮食收购市场;2004年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

不过目前市场上国内外粮价倒挂、国内主产区与主销区粮价倒挂、成品粮与原粮价格倒挂等多重价格倒挂问题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下一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将是持续报道的方向。

牛皮癣专科医院哪家好

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治痤疮的医院哪里好

北京晚期流产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