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子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绳子类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南海号背后的海洋梦-【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8 17:41:52 阅读: 来源:绳子类厂家

“南海Ⅰ号”背后的海洋梦

差点重演“莫高窟”

20世纪80年代初,这是一个海底寻宝的疯狂时代。英国海洋探测公司3名队员在一份博物馆的旧报上发现:一艘东印度公司轮船载着6箱白银、385.5吨细锭在中国阳江的南海海域发生海难,沉入海底。

该公司立即向中国文物局提出打捞申请。中方决定和英国公司合作。英国专家没能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却于1987年发现了这个后来被称为“海上敦煌”的沉船遗址。为节约成本,英国人把1吨多重的抓斗放到海里去抓,收获颇丰,可瓷器都成了碎片。

有人站出来阻止了莫高窟悲剧的重演。“南海Ⅰ号”打捞工程辅助船“南天顺”的船长陈保进,20年前就在英国人的打捞船上当二副。“我们意识到不对劲,就拒绝为他们打捞,后来上报给国家,和英方解除了合同。”当时中方的领导尹干红态度强硬地拒绝了英方:“这是中国的沉船,得由中国来解决。”

一个艰难的开始

随即,国家文物局根据捞上来的文物鉴定出:这是一艘宋元沉船。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闻讯后兴奋不已,为之取名“南海Ⅰ号”。

当时我国根本无力独立打捞,只得先派出水下考古队员出国培训,并积极组织近海考古训练和演习。

2001年,国家水下考古中心再次组织对“南海Ⅰ号”进行方位寻找,并发现它躲在2米多深的淤泥下。至今,考古队员已深入到海面下20米与“南海Ⅰ号”进行了8次“亲密接触”,了解船体结构并进行文物勘探等。

2003年11月,在广东治病的俞伟超得知阳江将投资1.5亿元建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激动不已。这位老人生前对“南海Ⅰ号”和中国水下考古最后的寄语是:“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它意味着一个开始。”

南海上,有国殇

二十年来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代水下考古人,他们的讲述常会不自觉地转移到那段历史的屈辱。英国人哈彻的名字就像当年的斯坦因和伯希和一样让中国考古人闻之色变。他的寻宝,成了中国南海上的一道又一道伤口。1999年4月,哈彻找到了1822年沉没的中国清代商船———“泰星号”。沉船上装载着上百万件畅销欧洲的德化窑瓷器。然而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哈彻竟将其中的60万件打碎,把剩下的交于拍卖。据说,持续了九天的拍卖会总成交额达三千多万美元。

然而“哈彻”不止一个。游弋在我国南海的“哈彻们”捞得沉船上的中国宝物,扬长而去。

“南海Ⅰ号”打捞是中国考古人“南海自卫反击战”的第一枪。在它被发现的那一年,中国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同年1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1990年,中国正式诞生了第一支“水下考古队”。

2002年,水下考古队得到了国家财政部4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终于能组织对“南海Ⅰ号”的大规模考察和局部打捞。是年3月,当考古队员凿开一个窗口进入船内时,他们惊呆了:在一个面积仅几平方米的小舱内,就捞起了四千多件精美绝伦的文物,绝大多数瓷器完好无损、灿然如新!“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又想大笑,又想哭一场!”

待到今日重起航

沉船的谜底还无法彻底解开,我们只知道那一天大概是在八百多年前的宋高宗时期,“南海Ⅰ号”的前身在那里等待,等待拯救,或者等待死亡。历史学家赋予这种等待的结局以饶有意味的象征意义。

失落中原的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将海上贸易提到前所未有地位的朝代,中国由此进入海外贸易的黄金时代。从“南海Ⅰ号”已经被打捞起来的文物,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在世界海上贸易中的地位。目前沉船点已发现铜钱达上万枚。这么多货币可能表明,当时中国的国力之盛,中国货币可以成为“海上丝路”的硬通货。

然而,随着南宋朝廷的覆亡,可能改变中国未来历史的海上雄国之梦没落了。以后的中国,海禁政策频出。而史学界普遍认同的规律是,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败于海洋。

中国的海洋文明的黄金时代从此如同沉船,需要在800年以后的今天,重新起航。

[憨鼠责编:谷莹]

龙岩设计工作服

普洱工服定做

班服

漳州订做西装